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酷天津_天津门户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酷天津_天津门户 天津亲子 查看内容

娃的这种行为 其实是从小缺爱的表现

2022-11-11 14:50| 发布者: 酷天津| 查看: 37736| 评论: 0|来自: 北方网|修改阅读数

摘要:   上周末,我带着孩子参加老同学聚会。宴会上,老同学燕子5岁的儿子叮当出尽了风头,别的孩子都聚在一起玩,唯有他跟在妈妈身后,替大家“端茶送水”,殷勤的模样好似“小大人”。  后来酒店方有活动,给所有的 ...

  上周末,我带着孩子参加老同学聚会。宴会上,老同学燕子5岁的儿子叮当出尽了风头,别的孩子都聚在一起玩,唯有他跟在妈妈身后,替大家端茶送水”,殷勤的模样好似“小大人”。

  后来酒店方有活动,给所有的小朋友准备了玩具当作礼物,孩子们见状都是“一拥而上”,唯有叮当乖巧地呆在一旁,等待孩子们挑选完后,才上前拿了一个不起眼的玩具

  叮当的表现,让身边这群已经升级当爹妈的老同学们“瞬间眼红”,有人忍不住当场就向燕子讨教“教育秘诀”。

  燕子也毫不吝啬地侃侃发表自己的“育儿心得”:孩子啊,你别惯着他叮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小时候他也很任性,如果没满足他就“哇哇大哭”,我跟他爸就采取“冷冻政策”,直接不理他,任由得他闹够了,自己妥协了为止。你们看现在,叮当多听话?情商多高

  如果说一开始我见到叮当的表现,内心里还有一丝羡慕,到听完燕子的育儿方法后,我就开始同情这孩子了。

  这孩子那是什么情商高啊?完全是因为从小缺爱,他们怕不听话会惹怒父母,所以被迫去迎合父母,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与肯定。

  乖巧懂事≠高情商,孩子很可能是被严格教育“逼出来”!

  育儿之初,我跟大部分的父母一样,都心存奢望,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懂事、听话、体贴有爱心,恨不得全天下所有美好品质都能被自家孩子幸运地沾上。

  但育儿的过程,也是一个磨练父母的过程,渐渐地磨灭了我“所谓的幻想”,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“点滴累积”的过程。

  心理学研究发现,孩子6岁之前的学龄阶段,他们思考问题的模式就是“自我为中心”,所以他们很少可以从“他人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。一直到6岁以后,孩子的大脑不断发育,开始有了,他们可以逐步地理解到“别人”的处境以及想法,渐渐地就有了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

  所以,一个6岁之前的孩子,他们的“乖巧”、“懂事”,并非就是天生“高情商”的表现,而是被严格的家庭教育所“逼出来”的因为不听父母话,他们可能会受到惩罚,因为害怕和缺乏安全感,所以“被迫”克制自己,表现听话

  或许你会反驳我,这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不好?难道孩子任性、不懂事才是好事吗?我认为凡事都要分短期性和长远性来看,短期来说,听话懂事的孩子让家长教育很省心,当然是没问题的。但是长远而言,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未必是好事一桩。

 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:人生两大悲剧的其中一个,就是没有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。

  童年缺爱的孩子,他们的内心世界必然是“荒芜”的,毫无安全感可言,这对于长大成人的他们而言,伤害是长远且多方面的。

  ① 情感方面:因为不自信表现自卑

  每次读到有关于女孩遭遇“渣男”的事件,我都感到非常痛心,不只是心疼女孩,也心疼那个不懂得处理情感关系的男孩。我认为感情是相互的,双方性格以及为人处世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。

  很多时候,被原生家庭忽视,缺少关爱的孩子,在情感方面会处于劣势,他们表现得极度不自信,总是卑微地去讨好“另一方”。时间一长,本该平等的情感关系,就出现了“倾斜”,一方永远在付出,一方习惯性接收。

  ② 性格方面:缺爱的人很容易表现极端

  在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,因为缺爱的遗憾,会导致他们性格变得很极端。

  一如:有的人因为缺爱,别人给的“一星半点好”,就会让他“感恩戴德”,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感,宁可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。

  再如:有的人因为童年缺爱,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,性格变得非常冷漠,对身边的人毫不关心,对于别人的示好都是采取排斥抗拒的态度。

  这两种性格极端,造成了他们很难拥有真正的社交圈,和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。在需要互帮互助的时候,他们往往显得很孤独,人脉、资源也很难建立起来。

  ③ 家庭关系:亲情淡漠,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

  遗传是一件很微妙的事,我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,不管体现在先天基因方面的遗传,在后天性格以及下一代子女教育方面,父母都是一面镜子似的存在。

  从小缺爱的孩子,即便是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,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,也很难有全新的改变,他们的亲情观比较淡薄,不善于处理家庭的人际关系。

  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子女问题上,他们很容易有两种极端做法,要么是模仿自己的父母,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下一代身上复制,形成恶性循环要么就是拼命的弥补,在孩子教育方面毫无尺度的溺爱。

  孩子之所以叫孩子,正是因为他们认知能力有限,很多成年人看来“理所应当”的事情,孩子的大脑根本没有这个意识。

  与其“拔苗助长”让孩子提前早熟,按父母的要求变得“听话懂事”,倒不如给童年的孩子一点情绪发泄的自由,用理解、包容和关爱作为养分,帮助孩子健康、快乐地成长,循序渐进地调动他们理性思维,发展理性大脑,建立与他人的共情能力,做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酷天津 ( 本站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537201@qq.com )

GMT+8, 2024-3-29 08:31 , Processed in 0.024995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